查看原文
其他

“走读松山湖,行思大湾区”——北大深研院南燕新闻社代表参加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

南燕新闻社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23-03-06


走读松山湖

行思大湾区

-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


为展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进展,10月31日—11月6日,由松山湖管委会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团市委及国内各知名院校举办的2022年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第二期)在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顺利举行。


来自我院南燕新闻社的两位同学任思艺和吕雪晴代表深研院参加了此次大湾区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以独特的视角深入体验了松山湖的科技产业和山水新城,通过与南方日报记者的交流和学习,掌握当今主流媒体的运营过程及创作精品的精髓,融媒体技能和素养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次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第二期)全程共7天,共走访了9个松山湖科学城位点,如全国唯一、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广东省首批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如华为、生益科技等)……30余名大学生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大装置、大平台,以及城市风光和人文场景,与园区科研人员、创业者采访对话,实地感受并记录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品质、人才服务、粤港澳合作等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深入感受松山湖科学城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后,南燕新闻社的小编也写下了她自己的观察与答案。让我们一起跟着南燕新闻社任思艺记者的文字一起走进第二期特训营,看看那些发生在松山湖的精彩故事。



向上滑动阅览活动报道全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南方+有力量,融媒体出精品


南方+客户端内容运营中心策划编辑麦小华通过不同视频采编方式及呈现形式为高校大学生记者们深度解析了拍出一段好视频,写出一篇好新闻是如何运作的;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编辑工作室副主编王良珏以“3·21东航客机坠落”事件为例,详细描述了作为采编记者如何第一时间在实地拍摄与记录,以及在后续的报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记者们在此次交流会中收获颇深,深感作为新媒体人的艰辛与不易。

 

松山湖的使命——

更高水平发展的“创新引擎”


松山湖有何潜力?地处中国最发达的南部沿海经济带和广深港经济走廊中间位置,同时依托东莞雄厚的产业基础,松山湖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自成立以来,松山湖一路蝶变,闯关升级,最终从一个“后来者”,跻身为“先行区”。

过去21年间,松山湖从科技产业园出发,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再到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城市实现从“园”到“城”的华丽蝶变,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频频出圈。

 

经过十余年超前谋划布局,巍峨山脚下已经形成全球一流的创新平台矩阵。中子源路沿线,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串珠成链,勾勒出松山湖科学城的清晰轮廓。


大平台、大装置产出大成果。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完成课题超过 700 项,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提供先进科研平台。依托相关技术,还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

按国家实验室标准建设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其研究成果先后入选 2019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 2020 年度中国重大技术进展。近期,实验室研究团队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又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部件的先进激光镀膜设备,将国产超导薄膜应用技术推上新台阶。

 

从产业园到高新区,从科学城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由“园”到“城”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


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活动举行,松山湖又将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成为全球科技坐标中的闪耀光点。

2022年是松山湖改革创新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当前已形成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加速构建起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生态。

 

乘创新之帆,迎科技之潮

“散裂中子源就像‘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11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的带领下,来自高校的各大学子们一同参观了BNCT治疗端、靶站等科学装置……从酝酿筹建到落地运行,中国散裂中子源用了10余年。在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东莞松山湖一片荔枝林中“长”出了珠三角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今,这里已汇聚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已实施800多项研究课题,有约4000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外的注册用户。

2021 年 10 月,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多物理谱仪对外开放运行,通量超过英国散裂中子源同类型谱仪,分辨率达世界先进水平。今年4月2日,大气中子辐照谱仪成功出束,标志着该谱仪设备研制与安装成功,将填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可以说,作为全球第四台、国内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极大提升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布局前沿科学研究,是为了让实验室一直走在源头创新的前沿阵地。”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如此解释。截至今年5月,实验室共引进创新样板工厂项目团队25个,注册成立39家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其中,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团队开发的四代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已在石油、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得到应用,并于2021年完成了年产2000台套多孔介质燃烧系统的生产线建设,实现了燃烧系统的量产。一路走来,材料实验室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理念,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乘创新之帆,迎科技之潮。从“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四周年,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架起科技成果转化“铁索桥”,再到如今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近年来,松山湖以大科学装置与科研平台为核心载体,持续奏响创新最强“音符”,汇成科技潮流“交响乐”。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新载体。目前,松山湖与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近30家,在引领基础与应用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孵化企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松山湖紧紧把握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从产业结构、经济体系到创新链、产业链,松山湖以改革创新激活一池春水,掀起智能制造的变革热潮,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加快提升东莞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目前,依托东莞雄厚的产业基础及松山湖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松山湖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的“4+1”现代产业体系,各新兴产业集群保持着稳健发展态势。


今年4月,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在松山湖揭牌成立。作为全国唯一以“工业数字”命名的大厦,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是全市首个数字化转型汇聚的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目前,东莞工业数字大厦已吸引入驻10家综合服务厂商、35家专业服务厂商和17家标杆企业,正着力破解东莞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瓶颈难题,全力帮助东莞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掌握发展主动权。

探秘华为开发者大会,

沉浸式体验华为万物互联生活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2举行期间,来自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的35位全国优秀大学生记者,也共同参与到这场一年一度科技圈盛会。11月4日,华为在大会上与全球开发者共同分享了鸿蒙生态的新成果、新体验与新开放能力,展示了智能家居、智慧办公、影音娱乐、智慧出行、运动健康五大场景下的创新体验。在华为描绘的万物智联时代场景下,跨场景、跨设备、跨系统的服务融合将逐渐走进消费者的真实生活,鸿蒙智联,将加速IoT时代的真正到来。

在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华为运动健康军团CEO、华为终端BG智能穿戴与运动健康产品线总裁张炜展示了基于AI能力的运动健康数字化体验,并公布了科学睡眠、呼吸健康研究、血糖健康研究、女性健康研究等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


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居家健身需求,华为运动健康智能个性化塑形方案,让体形评估更科学,让计划更弹性,让塑形结果预测更精准。通过AI技术的加持,让健身塑形更科学、有趣、更容易坚持。


“就是想看到全屋智能的发展前景,想看看未来应该是怎样的”“打破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需要标准先行”……11月5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2聚焦智能家居、智慧办公、影音娱乐、智慧出行、运动健康五大场景下的创新体验,还有诸如松湖对话、技术论坛、华为河图游戏、湖畔音乐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轮番举行,为推动鸿蒙系统发展发表精彩演讲。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互动体验区,为参会者提供了鸿蒙生态下智慧办公、全屋智能、运动健康、智能座舱等共十四个体验分区,全场景智能覆盖日常生活。

 

今年,伴随着五大场景体验持续进化,鸿蒙正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生态底座,形成未来智能智慧的全新生活方式。


自然与人文交融,

人间烟火与艺术气息交织

21年间,聚焦科研创新人才需求,松山湖持续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城市品质,为“湖里人”提供科技、社交、娱乐、商务、生活的愉悦体验,一座湾区未来之城正在以人才为中心预见未来城市美好潮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先行探路。

 

11月4日,校媒特训营大学生记者带着好奇与期待走进松山湖大家艺术区,感受觉藏文化传播(东莞)有限公司负责人施珊娜、广东华中科技大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晓晓带来的文化沙龙轻体验,更在大家艺术博物馆中庭内,共同唱响了“潮流东莞·火柴盒”松山湖城市艺术Time主题演唱会,全面感受松山湖科技+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宋代点茶之美,品鉴葡萄酒佳酿,还能用书画展示松山湖的变迁之美。”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冀怡欣表示。目前,松山湖大家艺术区已吸引了数十位各界艺术大师驻场,形成引领+孵化辅导的创新模式,集聚了一批粤港澳优秀的设计创意人才。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高层次人才来到松山湖扎根成长,如何加快完善城市配套,已成为松山湖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课题。


今年9月,东莞松山湖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东莞松山湖万象汇正式开业,共引进甄选品牌超300家、城市首进品牌超100家。

“人文应与科技接轨,让科技闪耀人文之光,让科技与人文双翼齐飞,才能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如今,松山湖正加速塑造与人口结构相匹配的城市品牌,让松山湖成为近悦远来、宜居宜业宜研宜创的科学家园,推动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南燕小记者说


松山湖是让人有归属感的地方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我看到科学家们白色的住宅小楼分布在山林间,环绕着砖红色的实验室主楼,非常别致好看。每幢小楼以不同的元素命名,其中一个叫“硅屋”,我看到后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是学微电子专业的,正好就是研究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对科研人员的体贴关怀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在散裂中子源的展板看到了和北大深研院的合作,瞬间觉得自豪满满!很开心通过南新社获得了这个成为大学生记者的机会,这个过程也学到了很多专业记者新媒体的经验,希望能够运用到部门的实践中。

除了科研环境,我也看到了松山湖城市化的一面。这里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链条教育资源,夜晚的万象汇、万科里商圈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是科研人员耕耘事业的宝地,也是他们与亲人一起感受人间烟火的家园。

——信息工程学院 吕雪晴


这里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松山湖一步步实现了由”园“到”城“的蜕变。这里不仅仅是新兴产业的发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地,更是科学技术与多彩人文的融合地,一批批如华为、生益科技等龙头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节节攀升的创新优势,让平均年龄仅26.8岁的松山湖成为备受人才青睐的青春之城。

作为一名南燕新闻社的记者,跟随南方日报主流媒体老师们的视角,陆陆续续报道了藏在松山湖科学城背后的精彩故事,让松山湖的科技创新被更多人知道,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后续的成果转化或者技术迭代中来,通过此次学习交流,希望在未来可以凭借融媒体的力量和当今新媒体的各大平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我们的新媒体记者业务更加精进,写出更多丰富多彩的南燕故事,记录历史,传播北大!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任思艺




第三期特训营开启

走读松山湖/行思大湾区


松山湖科学城等你来!

继往开来启新程,谱写青春新华章。“走读松山湖 行思大湾区”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第三期)活动,将于2023年1月上旬至中旬重磅来袭,即日起面向全国启动报名。南方+诚邀全国高校大学生来到松山湖科学城,以一场大湾区深度发现之旅共同开启崭新的一年。


这一次,特训营计划继续走读华为布局于此的重大平台,体验松山湖畔的最新黑科技,探秘“国之重器”,与青年科技工作者深入交流,书写科技自立自强的青春力量。南方+将为怀揣新闻梦想的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全新舞台。


↑识别上方二维码获取报名方式↑

+

文字:任思艺图片:南方日报、任思艺本期排版:南燕新闻社 向菀本期校对:南燕新闻社 叮当审核编辑:王惠审核发布:王可佳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主办“世界各地的法律改革”国际研讨会

论坛预告丨第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AI for Urban Science”


立德树人为己任 聚智破题建南燕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召开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学工系统座谈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